top of page
搜尋

霸凌行為—從校園到遠方

最近,我們慶祝了“粉紅襯衫日”,這項活動旨在打擊霸凌行為並培養善良文化。霸凌通常包含三個關鍵要素:涉及重複的行為或威脅、存在權力差距以及意圖對他人造成傷害。正如《Stomp Out Bullying 踐踏霸凌行為》所概述的那樣,從事霸凌行為的人往往會支配、指責和操縱他人,同時缺乏同理心和遠見。他們將弱勢孩子視為目標,不接受自己行為的後果。他們極度渴望權力和關注。


霸凌有四種主要形式:

  • 身體方面-例如毆打、踢打、拳打以及肢體暴力威脅。

  • 言語-包括戲弄、嘲笑和謾罵。

  • 關係性-例如邀請其他人參加某個活動,同時排除某人或散佈破壞性謠言。

  • 網路霸凌-涉及發送、發布或分享有關個人的負面和有害的虛假資訊。

 

霸凌的受害者較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困難 (例如憂鬱和焦慮),以及身體健康問題 (包括睡眠障礙和對曾經喜歡的活動興趣下降)。此外,他們可能會在學校難以適應。霸凌的長期影響可能會導致自卑、負面的人生觀和無助感等問題。


身為成年人和父母,我們相信為孩子創造一個互相尊重的環境是我們的責任。為了創造一個和平、富有同情心的社區,我們不畏懼公開討論霸凌問題,促進多元化和包容性,譴責霸凌行為,並積極阻止不尊重行為。


對於任何目擊霸凌事件的人來說,干預霸凌事件至關重要。作為旁觀者,至關重要的是要大聲說出來,告知老師或成年人所發生的事情,並集體表示對受害者的支持。這種團結讓受害者確信他們並不孤單,有助於增強他們的自尊心並讓他們感到受到支持,從而創造一個更安全的環境。此外,這向霸凌者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息:他們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而且他們的受害者是有盟友的。


最近,我對2025年1月20日以來世界發生的變化感到心痛。我們努力培育一個以善良、同理心、和諧與和平為基礎的社區,但一個極有權勢的人卻做出了與這些價值觀形成鮮明對比的行為。他的行為引發混亂、公然不尊重、使用攻擊性語言、推動個人議程等等。那些被欺凌的人繼續在我們的社會中承受痛苦;身為旁觀者,我們是否會挺身而出迎接挑戰,幫助我們的世界恢復仁慈、和諧、和平與人性?


我們教導孩子面對霸凌行為,而非僅是旁觀者。我們也為他們配備了保護自己不成為目標的策略。我們會真正行出我們深信的價值觀嗎?我熱切期待見證世界各地的成年人如何為孩子作一個鼓舞人心的榜樣。

 

我為自己是加拿大人而感到非常自豪,加拿大是一個崇尚愛、善良、仁慈與和平的國家。


願和平臨到你們所有人,願正義得以恢復!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