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am grateful that I work and learn on the ancestral and unceded lands of the hən̓q̓əmin̓əm̓ and Sḵwx̱wú7mesh Nations in Burnaby and on the ancestral and unceded land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Stó:lō and Səl̓ílwətaʔ/Selilwitulh (Tsleil-Waututh) Nations in Port Moody

當年那日高貴林
原作 (松鶴天地發表): 1997-08-01
重寫: 2025-05-14
到了五月,自然回憶起過去種種。
去年五月廿六日太太猝逝,三天後的五月廿九日為結婚周年紀念日,我倆結婚近四十一年,相識四十七年。二零一九年結婚三十六周年當天,我在急症室,因急性抑鬱惡化而求診,病情確是「唔易攪」。廣東話「五二九」的諧音酷似「唔易攪」,「攪」可解作處理。
我家生活上的波折在温哥華呈現及發展,遠因可追溯回香港,我十六歲因捐血而被告之為乙型肝炎帶病毒者; 崙崙生於香港,確診自閉症時已身在加拿大; 決定移民基於在香港生活的經歷; 一九八九年中,因中港政治動盪而申請家庭團聚。
這三十七年在加的生活很吃力,但因著政策惠民及民風淳厚,我家如一葉輕舟,駛過風浪仍幸存。在此謝過加拿大。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一日星期日初到溫哥華,我倆一抵埗,便對大温哥華產生好印象。太太的朋友遠從高貴林市駕車來接我們一家三口,她並不常駕遠程車,也少到機場,純粹「捱義氣」。她預先熟讀地圖,駕駛七十年代的老爺車,小心翼翼地載我們到她家中暫住,那分情義,沿途美景,至今不忘。
當日早晨藍天一片,我們穿過闊大的停車場取車,在香港汽車是奢侈品,很少坐上古董私家車,也十分期待在加可以學習駕駛。車程約40公里,沿途都是新鮮事物,地貌遼闊而祥和,沿海旁大道,路旁多為單戶獨立屋,每一間都別緻,屋前種花植樹,整個城市活像個大公園。住了一段日子後,發覺每個城市的面貌與風格,都各
有特色。
進入高貴林市後,朋友停車入汽油(卅七年後,這油站仍在原址),我們也下車,第一次接觸本地市民,他們很有禮貌。汽車轉了幾個彎後便抵達朋友家,房舍是一棟「孿屋」,即一塊土地上興建兩間相連的房舍,室內設計大致相同,兩户人家平分業權及維修。對香港移民來說是豪宅,環境寧靜。
木建房屋氣味獨特,我覺得十分的「加拿大」。 昨天還在香港機場,餞別父母兄弟,進入安檢後,便回不了頭。此刻放下行李,洗過面,正式落腳高貴林。
在隔鄰的小鎮高貴林港,市中心唯一的粵菜館石記吃晚飯(後易手數次,至今店舖仍在),價錢相宜,小菜可口,份量是香港的兩三倍,吃得很滿足。三天後往堂叔列治文家小住兩星期,然後移居南溫一地庫,後為方便上課,三個月後在卑斯大學附近租了一漏水土庫,住了一年。
我倆對高貴林一見鍾情,愛它山翠樹綠,高低迂迴,風貌簡樸,一年後遷回。朋友已遷居,但那孿屋至今仍刻在我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