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十二篇

崙崙生病

原作: 2004-2-4 於「崙崙的世界」

重抄: 2025-4-21


崙崙生病時,最大的困難是,不懂得如何告訴我們。


崙崙雖然很瘦削,個子小,但算得上健康,並不比同齡的青少年多生病,一般來說,都是偶爾有點傷風感冒。


他出生後出院返家,我與太太發覺他連續廿四小時沒有大便。望著他細小的身軀,擔心這麼細小的軀體,如何容得下那麼多的食物殘餘?愈想心愈慌,決定帶他看醫生。醫生微笑地對我們說,這是正常現象。過不了多久,他的腸道又再暢通無阻,我倆如釋重負。


崙崙未足兩歲隨我倆移民,在温哥華喝的是全脂奶,長得很肥壯。突然在兩歲三個月前後的某一天,他自行戒奶,改吃芝士,在接續的幾個月內,戒絕菓菜與乾果,自此腸道不通,要吃纖維補充劑。身型逐漸地變得纖細。


自閉症人士中,有百分之六一生都不說話,崙崙便屬這一類,至今都不說話,因此他生病時最大的困難是,不懂得如何告訴我倆他的狀况,他不會說頭痛、頭暈、眼花、肚痛、作嘔...等等。無論他有甚麼病痛,我們只能從他的行為及整體情況來猜度。


嬰兒及小童生病時,容易發燒,崙崙也是如此。隨著成長,發燒漸少,但他獨特的飲食習慣,卻帶來腸胃問題,又因營養不均,體質比較弱,易受風寒所累。


他有一障礙,就是不懂得漱口及嘔吐,常吞回嘔吐物及胃液,除灼痛喉嚨外,還無助舒緩胃部的不適。我倆只能看著他受苦。


他直到十二歲,才第一次自發走進洗手間,對著座廁嘔吐。那刻我們雖然心疼他患病,卻欣慰他懂得把食物吐出來,免受「反胃」的折磨及有助舒緩病情。


我們持續累積經驗,現在比較容易判斷他是否生病。


他起牀時,觀察他是否睡眠充足,擦牙洗面時可感覺他是否體温正常。他若感不適,會發出煩躁的聲音。沒有胃口、吞嚥困難、面色青白、敲打自己的頭部、捉著我的手掌按著他的腹部...等等,都顯示他不舒服。還有一個家族特徵,就是生病時會出現雙眼皮。


他表現不適,我們自然會問他是否「唔(不)舒服?」,他學會「舒服」兩字,但因不懂用鼻音發聲,把「唔」字說成「呵」字。所以當他說「舒服」或「呵舒服」時,即表示「不舒服」。


崙崙自幼極怕見醫生,見面最多的是家庭醫生,幸好謝醫生極之温文及有耐性,十多年來終於感化了崙崙,他抗議及掙扎一會兒後,便乖乖遵循醫生的指示。


他不懂吞藥丸,所以要把藥壓碎,混和開水才給他服。他逐漸認識服藥能減輕不適,現在已非常合作。


他不吃蔬果,但很少出現中國人所說「熱氣」的情況。他愛吃薯條,但很少生口瘡。數年前細佬與他出水痘,先後相隔一星期,弟弟全身痕癢,差點哭起來,崙崙只出了十多顆,也不甚痕癢。我倆猜想,或許是因為崙崙飲食及作息簡單之故罷。

bottom of page